English

戈尔与数字地球

1999-05-07 来源:光明日报 薛福康 我有话说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继“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等一些新概念之后,美国副总统戈尔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围绕这个远景目标的研究和开发正在美国政府的鼓励下展开。

戈尔是在去年初发表的《数字地球——认识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一文中提出这个概念的,他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捕捉收集处理和展示信息的手段,但大量的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处理,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例如,一颗地球卫星每两周即可发回地球的完整照片,这种卫星已经运行了20年,所收集的信息可谓浩如烟海,但只是储存在数据库里,与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无关。

要利用这么巨大的信息量为人类服务,必须开发新的信息展示技术,人脑处理信息的“技术”具有速率低而分辨率高的特点,一般人难以在短时间内记住7组以上的数据,但是由几十亿个信息单元组成的图像,如一处风景,一张明星的脸,人们却可以过目不忘,乃至一见钟情。由此,戈尔提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这是一个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的数据星球,与地球有关的庞大数据(几十亿亿字节)都可以存储在里面”,人们借助头戴显示器、特制的数据手套等高分辨率展示工具,就可以在全球作无远弗届的自由遨游,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谈笑间“飞”到万里之外或千年之前,寻访南极的一座冰峰或会晤埃及的某位法老。

这样一个“数字地球”建成后,地球空间信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和史无前例的应用。

比如提高农业产量,农场主可利用空中早期监测,制定杀虫施肥和灌溉计划,由于其准确性,将发展出所谓精细农业,或叫“英寸农业”。

气象预报。全球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气象变化有直接影响,但难以掌握。借助“数字地球”手段可以确切监控全球各地森林砍伐的范围和速度,使模拟和预测中长期气候的模型更为完美。

图像外交,比如在发生冲突时,有关双方就可以在谈判桌边对争议地区作模拟的然而又是完全符合实情的空中巡视,可以减少很多无谓争论,使谈判切中要害,打击犯罪,可以确切地查明罪犯活动的地点和频率,以便警方迅速部署力量。

军事、救灾乃至旅游娱乐等也无不可利用“数字地球”来获得更优质的效果和开发出新的手段。

不过戈尔也指出,“没有哪一个政府、工业企业或学术机构能够单独完成这一工程,像因特网一样,它需要成千上万的个人、企业和大学研究人员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建造数字地球所需的大部分技术和潜在能力都已具备或正在发展中,如计算机科学、大容量储存技术、卫星遥测技术、宽频带网络技术、网络的可兼容性、超数据技术等,当然还需要开发如图像自动诠译技术、不同来源数据的融合技术,以及能自动寻找和合并关于地球某一特定地点信息的智能体等,所以,“数字地球”的发展殊非一日之功。

戈尔设想分三个阶段来实现这个长远目标。第一阶段先把各个渠道现有的地球数据综合起来,可以先由各地区分别整合自己地区的地球空间数据,逐步充实“数字地球”工程的内涵,第二阶段是开发一米分辨率的数字世界地图,第三阶段是把有关地球和人类历史的所有数据都“置于使用者的手指尖上”。戈尔表示,美国政府将组织工业界、学术界和非盈利机构的专家共同商讨实现这个大设想的规划。

戈尔自任副总统后,除了在内政外交方面辅佐克林顿外,还极力推动环保和信息科技的研究及应用。实际上,他热衷于“此道”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可以说是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相辅相成的。八十年代初,他在国会当议员时就率先宣传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1989年他推动立法,授权有关机构协调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联邦规划,美国政府此后增加了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拨款,促成了因特网的诞生。

1993年,他刚当上副总统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该规划要求增加通讯市场的竞争;政府通过因特网广泛地向公众提供信息;扩大因特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非盈利性应用等。1994年,他进一步提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构想,其中的要点后来为七国首脑会议、国际电讯联盟、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等采纳。同年,他又提出把美国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和图书馆都与因特网联结起来的政府目标,并于1996年催生一项法案,大幅削减上网收费,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戈尔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在改进教育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相应的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由1993年的每年2300万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7亿美元。1996年戈尔又呼吁创立下一代因特网,其传输速度比现在的因特网要快1000倍,国会在1998年通过了相关立法。近一二年来戈尔又在积极推动电子商业的发展。据估计,到2003年,美国电子商业的交易值将达13000亿美元。前不久戈尔宣布政府给信息技术的长期研究计划增拨3.66亿美元。

戈尔持之以恒地鼓吹和推动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首先是为了使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长期保持领导地位,也是为了推动下一世纪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及其可能带来的新就业机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